阳光讯(王新月 李小妮 记者 高小雨)“176复兴线号环网柜市公安局I回距离支线开关由冷备用转为热备用。”11月13日16时39分,在国网榆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值班员经过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向现场操作人员发布了一条操作指令。现场人员经过手机APP敏捷接纳指令、现场复诵,并在调度员的再次承认后,立刻展开了作业。这是该公司初次施行配网调度网络命令,标志着榆林配网调度指令交互正式从传统形式迈入数字化、智能化年代。
据悉,传统配网调度形式首要依靠电话沟通。面临杂乱的停电检修使命,调度员往往需求频频拨打电话与现场人员沟通。遇到事务顶峰时段,电话拥堵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只耗时吃力,还存在因语意了解误差带来危险,给配网调度作业带来诸多不便。
而现在,跟着智能化网络发令体系、调度生产办理体系与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无缝对接,配网调度信息经过手机APP完成了彼此连通。调度员只需在智能化网络发令体系中拟定指令票,一键操作即可将指令精准送达现场作业人员的手机APP上。现场人员复诵指令后,体系能主动识别语音并转换为文字进行回复,完成配网调度指令文字化传输,有很大成效避免了电话命令中的语意误解危险,显着提高了停送电操作的功率。一起,该体系还能将指令内容同步至配网调度办理体系,主动生成运转记载,极大地提高了调度员的作业功率。
为保证网络化命令的顺畅施行,该公司前期做了缜密预备,分批安排配网调控员进行体系训练和实操演练,保证每位值班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网络化命令的操作的进程。在检修方案施行时,调度生产办理体系顺畅切换至智能调度运转指挥渠道,整个命令和现场操作的流程流通无阻。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推动配网调度网络化命令作业“新形式”,慢慢地添加网络化命令全进程、多维度安全管控,尽力提高配网调度作业质效,助力榆林电网安全安稳运转。